• 浙江资讯网,欢迎您!
您现在位置:浙江资讯网 >> 企业 >> 正文

不走寻常路,华为线下渠道是这样建立起来的!

2021-03-04 06:07:10    来源:    阅读:-

集微网9月27日消息(文/数码控),我们知道以往的线下渠道建立值得借鉴的只有OPPO、vivo的由上到下的分货渠道模式,然而自从华为发力线下以来,华为以不走寻常路的方式,也成功建立起线下渠道。


不走寻常路,华为线下渠道是这样建立起来的


那么华为究竟是怎么建立起线下渠道来的,我们来看看业内人士的揭秘:

华为的渠道建设以及渠道的更新改进都是依据华为的品牌和产品力。那么在我进行华为渠道讲解时,大家要先有一个概念,也是这个渠道建设的前提:就是华为的产品力和品牌要超过OV很多。简单描述就是说华为产品的易卖性非常高,并且正在越来越高。

一张图展示华为的线下渠道的构成:


不走寻常路,华为线下渠道是这样建立起来的


不同于OV是由上到下的分货渠道模式,华为主要由平台商普天太力和国代中邮普泰两条线。可以简单的理解这两个平台负责了产品的销售,承担了资金压力。

这里对中邮和太力的分工职责做一下解释:

1、中邮普泰(ND分销模式):主要负责畅享系列、Nova系列、麦芒系列产品,像产品的分货方式、价格层级制定、客户销量情况沟通等工作均由中邮负责。

2、普天太力(FD分销模式):主要负责Mate系列、P系列产品。主要作为厂商的资金物流平台,厂家把货源提供给普天太力,普天太力向厂商打款,同时作为总仓库,向全国各地经销商发货。同时会负责Top客户的分货量。

上面便是对华为渠道的一个简单介绍,但是这个是不完整的,与渠道构成相对应的是华为的客户分级,并且客户分级的达成是华为渠道的成功点以及突破点。

如图所示:


不走寻常路,华为线下渠道是这样建立起来的


华为根据销量因素等考量,将经销商客户进行了以上金字塔层级的划分,总体上可以分为Top368(由地区部进行决策)、Top1000(由省操盘进行决策)、Top2000(由省包进行决策;)

备注:1、Top368客户(实际上现在已经不止368家,但是这里沿用Top368的叫法)里面继续分为NKA客户、金种子客户、以及Top364客户,具体划分如下表:


不走寻常路,华为线下渠道是这样建立起来的


2、Top1000客户仍然可以获得FD产品(Mate和P系列),主要还集中在市区;

3、Top2000客户主要集中在县城。还有一个集中在乡镇的Top5000,这里不做赘述。

以上便是华为渠道的一个简单概念以及经销商分层概念。我这里用一句话做总结就是:只有进入华为客户分级Top1000的客户,才有资格进行FD产品(Mate系列和P系列)的销售,并且层级越高,享受到的福利和权益也就越大。这也是大型经销商现在会去疯狂主推华为产品的一个因素。因为FD产品是华为易卖性最高同时能给经销商带来更多收益的产品,所以FD产品的销售权就是华为掌控经销商的最大筹码。那么怎样才能进入到Top1000的行列呢?我这里做一个小小的模拟:

1、 客户自己提交资料,包括门店位置、门店总销量、各个品牌占比等由中邮进行审核;

2、 建立经销商的客户档案,同时进行提货考核,大约会有半年左右的考核期;

3、 考核结束后会进行一段时间的销量以及市场秩序考核,同时给予FD产品的销售资格;

4、 经过再次考核,销量达标并且考核达标方可进入Top1000.

可见要想进入Top1000有着一个非常严格的考核周期,也就是客户想要得到FD产品这类的稀缺货源需要完成很多指标,包括但不限于门店总销量、门店单品牌销量、门店单品牌占比等。经销商一旦想要去冲击Top1000,那么就必须接受考核,就必须去达成销量任务要求。

那这一切的原因做一个总结就是:FD产品是华为易卖性最高同时能给经销商带来更多收益的产品。所以华为渠道建设和客户分级的筹码就是自己的品牌和产品力。

对比一下OV与华为的渠道建设差异,那就是OV渠道以服务顾客、深入渠道致胜,而华为是靠自己的产品声量打开了这道封锁,华为用FD产品控货来让经销商主动去进行主推,从而能在华为的客户分级里有更多的主动权。

此外,在分货方面,OV与华为也有差异,最大的差异在于分货更多的追求上柜率,也就是去保证我们看到的每一个OV门店都能有新机型在柜台摆出来。这样当然也有优点,能够让更多的顾客在购买新品时有更加便捷的体验。但是一味地追求上柜率会失去对大型经销商,也就是类似于华为Top1000客户的掌控力。在线下市场竞争不够白热化的时候可以活的很舒服,但是碰到华为这种渠道操作和产品时就会很难受,因为在对核心客户的把握上会有很大的差距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该业内人士预测,OV会向华为学习,一方面去提高产品力,这个是基本,另一方面会去进行一定的渠道改革,取长补短。(校对/叶子)

*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,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。未经集微网书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

推荐阅读:北京企业新闻网

声明:本网转载的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等信息,内容均来源于网络,并不代表本网观点,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。
0